• 嘉峪关简介详细

    嘉峪关,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,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,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,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,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,素有 ...

  • 嘉峪关福利彩票中心详细

    机构名称:嘉峪关市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

  • 嘉峪关靓车汽车服务中心详细

    汽车服务公司涉足数十项汽车服务领域。汽车修理,汽车导航,汽车美容培训加盟,汽车装饰,汽车改装,旧车翻新,汽车天窗,汽车加热,汽车座椅加热,美容音响,汽 ...

  • 嘉峪关百科已收录27个词条,已获0位网友点推荐

    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  【嘉峪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素有“天下第一雄关”的美誉,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,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丝路文化、长城文化和边塞文化。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发展要求,站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上,抢抓“一带一路”和“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”建设的重大机遇,2017年嘉峪关市主办、首嘉文化旅游产业园承办的“首嘉创客”全国创意设计大赛,重奖征集嘉峪关市LOGO与吉祥物。欢迎全国创客关注、参赛!】

    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。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,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,艺术文化价值。

    嘉峪关附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。先秦时代,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有羌、戎、月氏、乌孙等,之后有匈奴、鲜卑等民族在这里活动,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。上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歌舞。唐朝以后,从外地迁居来的汉民族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。当地流传着“唐朝的埂子,汉朝的地”的说法。

    长城的修筑是历代长城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漫长纷繁的历史岁月中,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居民们,以长城文化——嘉峪关关城为基础,以嘉峪关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,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,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,如《嘉峪关传说故事》、《嘉峪关小调》等,表达出人们不畏艰苦,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顽强毅力和劳动智慧,既描绘出历史的演进,又刻画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,它们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。

  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  嘉峪关石砚制作工艺

    嘉峪石砚产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山。嘉峪石砚以其坚润的石质、绚美的色泽和独特的工艺蜚声海内外,是古今中外书画家的案头珍品。嘉峪石砚制作工艺既继承了传统的精细秀逸,又渗透了现代的明快简洁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嘉峪石砚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嘉峪关市有关部门的重视。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,嘉峪石砚再获新生、重放异彩。

    嘉峪关故事传说

    嘉峪关,地处河西走廊,系万里长城之起点,丝绸之路之关隘。它踏戈壁,倚祁连,傲然雄踞在广袤的漠野上。这里有明长城的遗迹;有魏晋时期的古墓群;有游牧民族刻绘的岩画。绿洲、碑碣、驼铃……处处闪烁着灿烂的古文化。

    九眼泉、定城砖、火烧滩、晾经台、手印石、击石燕鸣等是在嘉峪关民间以口头、文稿等形式流传宽广、影响较大的传说故事。它们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。民间故事具有故事性强,情节生动;口语化,格调明快;想象奇特丰富;常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。内容上它来自民间,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。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有古代边关将士的事迹,也有各类动植物的传说,这些故事传说,充分展现了嘉峪关这片土地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征,反映了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。

    嘉峪关民间小调

    20世纪50年代初期,大量河东地区移民迁居到嘉峪关,与本地居民杂居共处,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,使小调得到升华和完善,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,具有结构均衡、节奏规整、曲调细腻等特点。

    很多民间小调显然受外地民间歌曲的影响,以改头换面的姿态出现,这是当地民间小调的一大特征,给人以“听着熟看着像,细听细看不一样”的感觉。嘉峪关小调的节奏整,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,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。伴奏乐器有二胡、板胡。歌词格式多样,除七字句外,也有长短句式、五字句等结构;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,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、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。

    嘉峪关小调语言朴实、词句生动、形象鲜明、曲调优美,给人以享受、启迪和力量。从其反映的题材内容来看,可分为下列类: 其一,劳动生活类: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、家庭生活,生产劳动等。塑造出了各种美好的、生动感人的劳动人民艺术形象。其二,爱情类:抒发男女青年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等思想感情。其三,传说故事类:小调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依据真实的历史人物,经过艺术加工来歌颂英雄,叙说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等。其四,教化风俗类:在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中,人们还创作出了一些积极向上的民间小调,大多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。其五,新词类:在旧社会,由于受到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,小调存在反映落后社会意识的一些封建迷信、低级庸俗的作品,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它。但近代以来,小调亦用以宣传革命思想,对于现代人们生活提供了一种信心,给我们乐观积极的动力。

    嘉峪关地蹦子

    地蹦子是传统的民间舞蹈,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或者是祭祀仪式。地蹦子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,经过长期的衍变发展,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。在远古时期,地蹦子主要反映一种对天地和神秘的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。

    明代以后,嘉峪关下“明妃衰艳抱琵琶,文姬幽怒拍胡笳”(易君左《登嘉峪关放歌》。各民族的交往活动频繁,流传下来的歌舞大多有很长的历史渊源。由嘉峪关地蹦子而产生的历史传说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根据它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内容,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形式。

    嘉峪关地蹦子又叫“老社火”、“跑打场”、“秧歌子”,是流行在嘉峪关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集体舞蹈,它有说有唱,载歌载舞。说唱的内容也极为丰富,有唱人们对美好生活前景的向往,有唱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丰硕成果后人们愉快的心情等等。

    嘉峪关地蹦子不仅舞姿朴实矫健,而且跑跳花样很多。舞蹈表演多为舞段组合形式,基本动作有“一字长蛇”、“龙摆尾”、“四门”等。四个天王边跳边即兴唱一些“四六句”式的贺词、祝语或吉利话,唱腔高亢粗矿,唱词诙谐风趣。地蹦子形式活泼,短小精悍,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。节奏欢快活泼,音韵清脆和谐,形成一种轻松喜悦、流畅抒情的格调。然后由丑角领着旦角上场,跑完圆场步至台中,两人对舞一段,再组合后造型亮相。

  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  嘉峪关大轱辘车

    嘉峪关大轱辘车由来非常久远。根据历史典籍的记载,早在三千年前,河西已有大轱辘车的辙迹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年记载:“昔穆王欲肆其心,周行于天下,将皆使有车辙马迹焉。“穆王即周穆王,他“周行天下”,把西周已十分完善的造车技术传到四面八方,这是他巡行之初所没有料到的。根据《穆天子传》的记载,周穆王西巡到达了今河西一带。孙子曰:“万乘之国,日费千金(《孙子兵法》)。”根据这些记载,周朝的战车在穆王西巡时已到达嘉峪关一带,不管给嘉峪关留没留下战车,但西周的造车技术此时已传到了嘉峪关是无疑的,周穆王约于公元前1001年至前947年在位,所以说嘉峪关有车的历史,最已有三千年。

    嘉峪关泥塑制作工艺

   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即选用粘性好而又细腻的土(俗称红胶泥)为主要原料,加以少许棉花纤维或纸浆捣匀后,经过捶、打、摔、揉等方式将泥处理成“熟”泥,通过雕、塑、捏等手法制成各种造型的人物、动物泥胎,经阴干,烧制而成的艺术品。它是不能用机器取代制作的一种具有陈设性、观尚性的民间工艺品。纯朴、古拙、夸张极富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,是中国传统且古老、神奇而富有魅力的民间艺术。

    大漠风雨雕石艺画

    从嘉峪关所处地理位置和人口居住看,石艺画的最早出现是在“嘉酒一带”(酒泉距离嘉峪关23公里)。据考古资料和文化遗存、文字记载,古代酒泉,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,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。1963年在今敦煌市古董滩以北就采集到属石器时代的石刀、石斧,1975年在杨家桥乡鸣山村发现石器,1979年在玉门关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新石器朝代陶罐和陶钵。石艺画最早在“嘉酒一带”民间流传,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十年代间,当时没有准确的名.大漠风雨雕石艺画(简称石艺画),是以中国西北地区天然风雨砺石为原料,加以干草、干花、部分农作物枝叶、秸秆和等天然资源,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精心加工成形象逼真、栩栩如生的手工制作的工艺美术画。是一种手工工艺复杂,而且不能用机器取代的陈设、欣赏性工艺品。这种工艺品选料精致,构思精湛、制作精巧;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,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精华之一。形象地表达出西部奇石文化的内涵和西部传统文化韵味。

    石艺画保护虽初有成果,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,做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,仍然存有潜在危机,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面临萧条冷落,甚至逐渐消失的可能。石艺画虽然流传至今有几十年的历史,但受原材料资源、资金、条件等因素影响,发展缓慢徘徊不前。

    嘉峪关霸王鞭

    霸王鞭是嘉峪关三镇居民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健身节目,农家人更是对其喜爱有加。霸王鞭充满着喜庆欢乐的气氛,多在春节闹秧歌时作为小场节目演出,过去也和秧歌一样,具有祈求风调雨顺、四季平安和驱邪避灾的内涵。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产生社火。《风俗通义》记载:“百日之劳,一日之乐,集社燃火群歌群舞。”民间舞蹈霸王鞭始于秦末楚汉相争。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记载,项羽与刘邦相约:“先入咸阳者王之”。后项羽一路所向披摩,每攻下一城池,便站在马上,挥舞马鞭,高歌竞舞,舞至酣时,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,共同欢庆胜利。民间百姓遇到喜事亦效仿之,于是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便由军营传到民间。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,“霸王鞭”由此得名。以后,霸王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,后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融进新的艺术元素,将单一的社火表演逐渐转变为内容丰富、动作多变的民间艺术形式。

    嘉峪关楹联习俗

   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,西晋时期(290年左右),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,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。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,楹联与骈赋、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、借鉴,历北宋、明、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,形式日益多样,文化积淀逐渐丰厚。楹联有偶语、俪辞、联语等通称,以“对联”称之,则肇始于明代。

    新城酿醋工艺

    1972年,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的新城戈壁滩上发掘了一批魏晋壁画墓。其中三号墓室墙砖上有一副《滤醋图》,图中所表现的制醋方法,便是嘉峪关市新城镇及其附近村民代代相传的酿醋方法。新城酿醋是用小麦和麦麸为原料,将麦子煮熟,趁热搅拌均匀,掺上醋曲,埋在室内地下,发酵7天左右,当闻到醇香时将其摊开,待凉后装入缸内,加适量水。将浸泡、发酵、暴晒长达21天左右的半成品醋糟倒入铺有青色芨芨草的过滤器中再加适量的水,浸泡四个小时后,由过滤器底部滤出基本成型的醋液,再经过100天左右的暴晒杀菌后,方能制成保质六、七年左右的优质新城醋。

    嘉峪关新城五粮酿酒工艺

    自古以来,有“无酒不成宴”的说法,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,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,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,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。酿造五粮为原料的保健白酒工艺是一道特殊而又复杂的精密过程,是一项“活文化”,有一定的传统价值,具有传统工艺精华,是历代酿酒工艺的结晶,是一部生动的酿酒史和民族的融合史,更是酿造技艺中的一笔珍贵遗产,具有历史价值。本保健白酒的甲醇含量比一般白酒低十几倍,有益保护身体健康。

    嘉峪关雨鸣洲涮羊肉制作技艺

    涮羊肉,又称“羊肉火锅”,始于元代,兴起于清代,早在18世纪,康熙、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“千叟宴”,内中就有羊肉火锅。后流传至市肆,由清真馆经营。《旧都百话》云:“羊肉锅子,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,须与羊肉馆食之。此等吃法,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,而成为特别风味”。公元1854年,北京前门外正阳楼开业,是汉民馆出售涮羊肉的首创者。其切出的肉,“片薄如纸,无一不完整”,使这一美味更加驰名。

    嘉峪关烤肉串

    烤肉在嘉峪关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东汉就已经出现。位于嘉峪关市东北方向20公里处,一片广阔的大漠上座落着数以千计的古墓,它就是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群——新城魏晋墓群。考古专家在魏晋六号墓前室东壁和前室西壁上,均发现了绘有烤肉串的画像砖。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两个叉状的工具穿肉,并放在鼎上烧烤。从这些砖画可以看出,嘉峪关地区的人们从当时就开始食用烤肉了。

    嘉峪关的烤羊肉在选料时特别讲究,羊肉必须是一年内的羊羔肉;加料时不可加多也不可加错;烤熟后的羊肉色泽酱红、麻辣鲜香、油而不腻、外酥里嫩。嘉峪关烤肉现切、现穿、现烤,在吃法上不仅仅限于烤羊肉,还有烤羊排、烤羊腿、烤羊肚、烤羊蹄、烤羊皮、烤羊头等等,这些特点都是嘉峪关烤肉与新疆烤肉的不同之处。

    嘉峪关剪纸制作工艺

    1988年跟随父母迁居至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,自此在嘉峪关生活至今。从小跟随母亲杨志娥学习绘画剪纸,自小耳濡目染,并在原有的剪纸刻画风格上独立创新,又形成了新的剪纸风格。其剪纸多以人物、山水、花鸟为素材,形态各异,形象生动。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,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。在中国,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交融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,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,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,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、道德观念、实践经验、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,具有认知、教化、表意、抒情、娱乐、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。

    嘉峪关宝卷

    宝卷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艺术——宣卷(又叫念卷)的底本,是从佛教俗讲发展来的,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,宝卷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。每年春节前后、婚丧嫁娶以及农闲时节,许多农村举行隆重的“宣卷”活动,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,因而保存了大量的手抄本为主的宝卷,有据可查的有一百多种;其中内容包含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及各种秘密宗教,并有非宗教的历史人物、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;其结构为散韵相间;其讲唱地点从庙会、娱乐场所、直至家庭院落,宝卷在河西分布面很广,涉及而十多个县市。从地域上看,嘉峪关宝卷属于酒泉宝卷的一部分,酒泉宝卷与张掖、武威宝卷一起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统称为“河西宝卷”。

    嘉峪关文殊镇嫁娶风俗

    嘉峪关市文殊镇一带有这样的婚嫁风俗,闺女嫁人叫外嫁,上门女婿叫內嫁。男女双方要想互结姻缘,必须履行一系列程序:订婚时,女方要带12个干粮去男方家看家,到男方家后把干粮摆在男方的灶台上,寓意是一年12个月都要围着灶台转为将来的丈夫洗手作羹汤。订婚当天男方需送一块方头巾或手绢给女方,女方则做一双鞋作为回礼送给男方,到此就算订婚礼成。

    结婚时,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选吉日良辰举行婚礼。男方迎娶俗叫“娶媳妇”,女方出嫁称“嫁丫头”,出嫁日称“催妆”。结婚当天,男方也就是新郎接亲去时要带要带上“报恩索’(也称离娘索),即给女方父母送的衣物布料,2根大葱、4根猪排骨(肋条)、一捆粉丝、4条鲤鱼,大葱寓意将来的孩子聪聪明明、粉丝寓意多子、鲤鱼寓意年年有鱼,接亲的人到新娘家后将这些礼物送给丈母娘。丈母娘则会将新郎带来的礼留下一半,另一半原送还新郎。新娘离开娘家时,由喜娘或者伴娘提着陪嫁红包袱,包袱里一般包着盆子,镜子,梳子,苹果六个,寓意平安。

    新娘进门时要放炮、打锣,用和着食盐、五谷杂粮的色纸花打身,以示驱邪。牵娘搀扶新娘入堂与新郎举行婚礼,举行婚礼时,香案上置香烛,摆放斗、秤、大葱(意即称心如意,四季长青),针线,女方陪的嫁妆:衣服,鞋,鞋垫。行礼时男左女右,三叩首礼,拜天地,祖先、父母,然后新夫妇互拜,再给来宾拜。婚礼毕,众人把门,新夫妇抢先入洞房,认为谁先进洞房,将来谁就是当家的。双双入洞房坐帐、拜床、喝“子孙汤”(也叫“连心汤”)、吃饺子,意思是捏嘴,捏合在一起。然后吃宽心面,宽心面里放三个枣,三个桂圆,不放盐,一根面扯到底不能断,吃宽心面的时候,双方吃一半,马上换过,寓意夫妻互补嫌弃。

    婚礼举行完后,宴请宾客,男方准备酒席,女方准备茶叶红糖。一般婚礼在早上12点之前举行,婚宴一般16个菜,第一个是冷拼凉菜;第二菜是双份红烧肉;接下来就是几道时令热菜有荤有素,最后一道是羊肉汤锅快烧壳子。婚宴的菜品,一般老百姓将其形象的称为“七碟子八碗中间夹的个驴卵,芹菜、木须、豆芽子变成鞭子”。

    由于现代化加快,年轻一代追求西式化、城市化的婚礼形式,这些古老的礼仪风俗逐渐被遗弃。在农村以找不出几个全套懂得先辈们留下的结婚风俗,尤其是婚宴上的菜式更是近乎失传。